圖集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董瑞豐)我國科學家一項持續30年以上的研究日前公布了最新成果。21日,《生態系統過程與變化》叢書在北京發布,該叢書基于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的長期監測試驗數據,匯總了相關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成果,可用于預測各類生態系統變化的趨勢與前景。
叢書發布安排在首屆全國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科學大會暨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成立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期間。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于1988年由中國科學院建立。當時,我國生態系統研究尚缺乏規范化的觀測實驗方法和技術手段,缺乏不同生態系統類型的長期科學數據,也缺乏不同區域生態系統優化管理的集成模式。
目前,該網絡已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之一,包括44個臺站以及綜合中心、水分分中心、土壤分中心、大氣分中心、生物分中心、水體分中心6個中心。超過2000名科研人員依托該網絡開展研究工作。
該研究網絡積累了中國生態系統時間序列最長、監測指標體系最為完整、規范一致的科學數據。其中,最早建立的中科院寧夏沙坡頭站至今已有60年連續觀測數據。
會上還發布了《CERN生態系統監測技術規范》叢書(第三版)、CERN生態系統科學數據庫等成果。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
 
		
		
		
		
  
  
  
  
 
 
 
 
 
 
?